海軍儀隊

(攝影/Ricardo Tsui

 

【隊史沿革】

海軍儀隊在編制上,一開始也是以期作為單位,每期服役時間約為2年6個月,結訓時則為整期交接,時間大概是偶數年的6-7月份。到16期過後才以梯次區分,直到今日。
 
中華民國海軍原本擁有三個儀隊單位:總部儀隊、艦隊儀隊、陸戰儀隊。目前我們熟知的「海軍儀隊」指的是總部儀隊。至於艦隊儀隊與總部儀隊編制相同,都有2個「水兵分隊」(艦艇兵)及1個「陸戰分隊」(陸戰排)。陸戰分隊的成員選自海軍陸戰隊,但與陸戰儀隊成員有別,並非同一個單位
 
之前艦隊儀隊與陸戰儀隊的駐地皆位於高雄左營。艦隊儀隊負責軍區艦隊成軍典禮、下水典禮與其他艦隊儀式;陸戰儀隊則負責陸戰單位的軍禮與警衛勤務。民國76年艦隊儀隊解編,其任務遂轉由陸戰儀隊負責。海軍儀隊的總部艦隊除負責三軍儀隊一般的駐防與軍禮勤務外,還需跟隨海軍進行敦睦遠航的任務。
 
 
 
槍法風格

海軍儀隊曾逢美軍海軍陸戰隊顧問團及陸戰儀隊於民國45年左右期間進行槍法交流,在表演上多了一點「美式風格」的薰陶,另外手部的動作也比較多,看起來優雅整齊、流暢如水中游魚。

 
 
服裝演變

因全世界海軍的禮服款式、階級識別及制度等均十分相似,擁有濃厚的航海文化傳統元素,而海軍又可藉由自身力量到其他各國交流(亦即敦睦),是以海軍被視為國際軍種,而海軍儀隊的禮服也是三軍儀隊中最為變化多端者,且保有舊式禮服(水兵服)的型式,於敦睦環島及出國航訓時穿著。

 

海軍儀隊服裝演變可分為三個時期。

 

第一時期(民國76年以前)海軍儀隊均著舊式禮服(水兵服),特色如下:

1. 分夏季冬季兩種,夏季禮服為白色,冬季禮服為黑色禮服袖子禮褲兩側均有一條紅色的「血帶
2. 禮服繫上方塊式紅領結(為英國海軍傳統所用)
3. 鋼盔為原色。
4. 肩穗為黃色
5. 勤務腰帶為白色S腰帶,配戴於禮服上。  
6. 打白色綁腿,著黑色小皮鞋
 
海軍儀隊第一時期夏季禮服(正面) 海軍儀隊第一時期夏季禮服(側面)

 

 

第二時期(民國76年代至民國86年止)海軍儀隊仍著舊式禮服,特色如下:

1. 禮服配上藍披肩(藍白相間的翻領)。
2. 從方塊式紅領結改為黑領結(美式水兵領結,又稱水兵飄帶),領結末端分開為兩尾型式。
3. 鋼盔改為白色
 
海軍儀隊第二時期夏季禮服 海軍儀隊第二時期冬季禮服
(攝影/Ricardo Tsui
 
 
 
第三時期(民國86年至99年止)海軍儀隊服裝進行改制,特色如下:
 
1.依舊維持夏季白色、冬季黑色的傳統,但禮服型式改為新式軍禮服
2.夏季禮服不打領帶,冬季禮服內著白色襯衫,打黑色領帶。
3.禮褲兩側飾以黃線
4.改著黑色禮靴及打一般綁腿。
5.勤務腰帶直接縫在禮服上,顏色為黃黑相間。
 
 海軍儀隊第三時期夏季禮服
(攝影/Ricardo Tsui
海軍儀隊第三時期冬季禮服
(攝影/Ricardo Tsui
 
 
 
第四時期(民國99年至今)
勤務腰帶又改為配戴於禮服上的白色S腰帶。
 
海軍儀隊第四時期夏季禮服
(攝影/Ricardo Tsui
海軍儀隊第四時期冬季禮服
(攝影/Ricardo Tsui
 
 
在重大的國家典禮上如國慶大典、迎接外賓的軍禮以及忠烈祠、慈湖陵寢等場合,海軍儀隊會穿著新式軍禮服;至於每年的例行敦睦環島及出國航訓時,則穿著舊式水兵服進行表演。